1999年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会

  • 日期: 1999年06月28日
  • 位置: 北京

活动详情

1999年“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会”

图灵奖得主首次应邀访华,中美顶级计算机科学家北京高峰对话

--微软中国研究院学者提出“身在微软,服务中国”

发布日期:1999-07-01

6月28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了计算机基础研究界关注的焦点。微软中国研究院在此举办“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学术研讨会,再次表明了其“身在微软,服务中国”,架起中外计算机学术交流的桥梁的承诺。图灵奖得主、中外顶级计算机科学家、国内各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部分高校计算机系师生共一千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下一世纪的计算技术将往哪个方向发展,将如何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直是全人类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计算机研究人员发明了多项新技术。这些发明,有的获得了巨大成功,有的则半路夭折。图灵奖得主Butler Lampson博士通过分析这些成功的经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些未来最有潜力的科研方向。而Raj Reddy教授则介绍了创建全球数字化图书馆,以实现全球信息共享的设想,并从商业、教育和学习、医疗保健、通讯、信息获取和工作质量等方面描绘了计算技术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Raj Reddy教授表示:“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的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毫无疑问,中国将成为下一世纪全球最大、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到中国来是我很早就有的心愿,我希望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广泛地与中国的同行交换对未来的计算和Internet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作贡献。”

同时,研究院与《计算机世界》合作举办的“中美顶级计算机科学家高峰对话”也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两位图灵奖得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博士、以及潘云鹤、迟惠生、张钹、高文、顾钧、马颂德等六位国内顶级计算机科学家轮番上场,共同描绘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高文说:“下一世纪是计算的世纪。中国想尽快赶上世界IT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有众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与国际大公司及国际知名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才能用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健康高速的发展。”

自1998年11月5日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以来,目前已有50多位高水平的学者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其中在多媒体技术研究方面,以张亚勤博士为首的一批研究员已成为全球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方面顶级水平的团体。这些从美国归来的中国学者在谈到科学研究的抱负的同时,也提出了“身在微软,服务中国”的口号。他们希望通过类似今天的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学者的交流,促进中国计算机基础研究的发展。

此后,众多科学家进行了分组讨论,分别从人工智能的未来、新一代图形技术与CAD、语音界面、新一代系统和网络等方面探讨未来计算的发展方向。

微软公司负责科技与研究的副总裁里克·雷斯特博士表示:“微软公司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开展各层次的研究与合作,我们希望多进行类似的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信息介绍给中国的研究人员,并通过双方的探讨和努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也很欣赏我们年轻的中国学者提出的口号:‘身在微软,服务中国’,我想这也是微软在中国投资发展的结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