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在世界选择你的瞬间,请积极面对

前不久,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组首席开发经理陈刚荣获2019年度首都劳动奖章。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20年里,陈刚始终站在研发的第一线,他所做的工作涵盖了多个维度,从软件到硬件,从商业产品到公益项目,从技术到管理,每段经历都是一步步的修炼和人生体验。

发布时间:2019-07-03 类型:人物

陈琪:爱上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

从进入高校开始,人生就迎来一个接一个的多项选择,无论是研究方向,还是职业发展,每一步的前进都蕴藏着无限考量。许多人向往稳定的工作生活,而微软亚洲研究院系统与网络组研究员陈琪最渴望的,却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在本期的“科学匠人”中,陈琪将以一位充满活力的女性科学研究者的视角,分享自己在系统研究与职业生涯中的加速秘籍。

发布时间:2019-06-26 类型:人物

马歆:我和“院友会”的不解之缘

2016年11月,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会正式成立。该项目的负责人是江湖人称“马歆姐”、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这位已在这里工作了19年的“年轻老员工”,成功搭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高校间的合作平台,而随着院友会的建立,她又多了一个头衔: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会常务副秘书长。

发布时间:2019-03-08 类型:人物

研究院的“合规沙皇”:坚守数据使用的边界

Ambrosio Blanco加入微软27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12年。他参与的产品开发五花八门,但微软亚洲研究院最前沿的技术却最能满足他无止境的好奇。他在这里做开发导向的研究,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时刻保有成长心态。他也是研究院的“合规沙皇”,在每个微小的细节上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在他眼里,在每个小细节上都坚持以用户利益为最大,最后的整体结果才会令人尊敬,“因为用户最终会知道谁对他好”。

发布时间:2019-01-24 类型:人物

杨懋:携手微软亚洲研究院12年,只若初见

十多年前,还是学生的杨懋就喜欢迎接挑战,喜欢勇敢探索,更喜欢自由研究。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动手能力极强的大男孩早已经成长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自加入研究院以来,杨懋就一直从事着系统相关的研究,不仅研发出了Kirin Store系统,还成功凭借“Tiger”项目在微软一战成名。每做完一个项目后,杨懋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蜕变。对于想要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年轻人,杨懋也非常支持大家尝试加入系统研究组,共同构建AI生态的地基。

发布时间:2018-03-23 类型:人物

孙丽君:女性要勇敢地听从内心的声音

为了帮助更多女性可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挥洒才智,微软亚洲研究院从2016年起每年举办多场Ada Workshop活动,邀请高校女生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以及业内专家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借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经理、Ada Workshop负责人孙丽君向我们讲述了她在Ada Workshop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发布时间:2018-03-08 类型:人物

韦福如:做研究,痛并快乐着

不久前,在斯坦福大学发起的SQuAD文本理解挑战赛中,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计算组于1月3日提交的R-NET模型在EM值上以82.650的最高分占据榜首,首次超越人类成绩82.304。主导SQuAD挑战赛中机器阅读理解研究的正是已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8年的韦福如,凭借其在自然语言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他近期也入选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在本期“科学匠人”中,韦福如向我们讲述了他在研究道路上的快乐和痛苦,并向更多立志于科研的年轻人提出了自己的诚挚建议。

发布时间:2018-02-05 类型:人物

刘潏:纯然卓然,不忘芸生

“科学匠人”系列文章又和大家见面啦!揭秘“入伙”研究院的最佳途径,讲述研究院里典型与非典型的研究员成长故事,希望可以给大家的职业选择带来一些启迪。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是多才多艺的研究工程师刘潏,她将以独特、细致的女性视角与大家分享她“入伙”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别样经历和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17-11-23 类型:人物

罗翀:始于最初的念念不忘,最终必有回响

如今的女性在各行各业都绽放着她们独特的温柔力量,让世界充满了爱与想象。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STEM(S代表Science科学,T代表Technology科技,E代表Engineering工程,M代表 Mathematic数学)这类学科的教育中,女性参与的比例仍然较少。今天,微软发布了一个视频来鼓励全世界的女生们参与到计算机科学教育中来,一起"创造未来"。

发布时间:2016-03-14 类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