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研究员们的读博心得:如何突破科研瓶颈?如何与导师自在相处?

2022-04-01 |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编者按:读博期间,发不出第一篇论文很抑郁怎么办?和导师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如何平衡学术和社交?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在各类企业中做出好的选择?

在此前举办的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班分享会上,四位研究员——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陈蓓、微软主管研究员陈冬冬、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董力、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学术合作经理孙丽君的主持下,分享了他们读博时候的那些事。
 


我与 MSRA 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主持人: 大家能否介绍一下你和 MSRA 的缘分?是什么契机让你加入这里?

陈冬冬:大三的时候,我了解到中科大和 MSRA 有联合培养博士的项目。第一轮面试我的是李世鹏老师,我当时说自己对计算机视觉挺感兴趣,但其实还没有太多了解。世鹏老师特别好,他说我帮你和马毅老师说一下,后来我就成功面试上了马毅老师的联培博士。

董力:我来的过程比较曲折。本科快毕业时想找一个实习,通过本科所在实验室的合作项目,我和校外的一个老师比较熟。和他合作发表文章的老师里,有一位在 MSRA 工作的老师发表的文章特别多,我就想来 MSRA 试一试。不巧他们已经先确定了一位印度的学生,没有多余名额,我去 MSRA 另一个组面试又失败了,当时都打算去别的公司面试了。结果印度的学生突然因为姐姐在家结婚不能来实习,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个实习机会。

陈蓓:最早是因为我有同学在这里学习,来蹭了几次饭,觉得这里的环境很好。真正加入,是因为当时我在学校做理论研究比较多,但是我想做一些偏应用的研究,老师就帮我推荐到周明老师组实习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接触了很多偏应用的工作,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张丽:我大三暑假过来实习,当时目的只是实习,计划之后去国外读硕士,但渐渐地被这里的氛围吸引,最终决心留下来,就变成了这里的联培博士生。后来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如何与读博期间的瓶颈对抗?


主持人: 读博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压抑、瓶颈。想请问几位,你们读博时是如何克服类似情况的?

张丽:我做的是系统方向,做完到投出去,顺利的话是半年,不太顺利的话是一年。会中的 paper 也比较少,如果这次没有中,一年就过去了。所以我在第一篇文章投中之前,压力挺大的。但是每天我们也不能太沉浸于压力,应该想办法让自己走出来,多发现生活中一些让人开心的小事,这样可以帮助你调解心情。我观察过我周围的人,除了极个别的科研能力特别特别强的人,大家压力都是差不多的。

陈冬冬:有压力很正常,但是需要找到方式帮助自己调节情绪。我觉得一个好的方式是男生找女朋友,女生找男朋友,有些话不方便对朋友说,可以跟他们倾诉。(不要笑,认真脸)但对个人而言,你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能总是把负能量给别人。

我其实是在博士生第三年才出第一篇 paper。一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些创业的想法,所以那一年半我什么学习都没做,从博二下学期才真正开始学习。当时觉得自己毕不了业了,压力很大,很多时候一个人闷在那里,没有进展。

还好我挺过了那段时间。我印象很深,2017 年 8 月,华刚老师把我叫过去,问你要不要尝试一个项目,我两周后给了他反馈,虽然结果很差,但华老师鼓励我有进度就是好的,我于是感觉到自己应该还是可以继续读博,继续搞研究。那段时间特别拼,赶当年的 CVPR,从 8 月底到 11 月份,是看到光明的那种兴奋,晚上睡不着觉,做梦都会想。那也是博士期间对科研感觉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就像第一次谈恋爱一样。我的第一篇 CVPR 中了,压力就小了一些,后来我第二篇第三篇连续做,也开始顺手起来。

我认为刚开始读博,不要把自己逼太紧,不一定一开始就想做 fundamental 的东西,可以从简单的开始做,比如一些具体的应用,当你有第一篇 paper 出来,毕业没有问题了,你就会越来越自信,做得越来越好。

董力:就像冬冬分享的“第一次谈恋爱”的感受,如果你真正喜欢做研究,内在不会太有压力,绝大多数压力来自外界,比如来自时间、来自父母。我在爱丁堡读博,老婆在国内工作,她每天对我进行控诉,为什么还不毕业,有家的人不回家。

我能从家人的角度理解他们,但对自己来说,要排除外界的干扰。你已经在读博了,这就是耗费时间成本的事情,不如安心把它做好,把成果做出来。还有一句话是,先吃饱再吃好,和冬冬说的有相通之处。一开始不要定一个特别高的目标,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一步步来,达到小目标、毕业标准后,再跳出来,想一些更高层次的事情。这也是一个训练的过程,毕竟是读书,没有人刚上来一下就能做出特别好的东西。

一方面自己要调节好,另一方面要多和 mentor 交流,你的 mentor 经历过相同的阶段。我觉得在我们这里还是比较单纯的,学生不用因为打杂耗费不必要的时间。可以放心地做事情,用踏实的状态,天天谈恋爱,天天投 paper,一投就中。

陈蓓:我的经历已经被认为是经典的励志案例。我博士期间的第一篇论文,到第四年才发出来,在此之前我其实已经做好了延毕的准备。一开始我们组做贝叶斯的理论,在被拒期间 deep learning 开始火了,于是我的论文越来越投不出去。一直在修改,但修改的过程很痛苦,我认为我的论文很不错了,reviewer 还是会有很多质疑。我第四年一下子投中了两篇,一篇是第三次投才投中,一篇是第二次投。

我觉得保持好心态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跟身边的人去比”。我在张跋院士的团队读博,师弟们都特别厉害,跟我一起读博的同年级同学,第三年也陆续有论文了,我已经没有办法找人吐槽了。因此要学会自我调节,跟别人比是很恐怖的,还要和工作的同学比,他们都买房买车生娃,你这里还毕不了业。每个人研究的具体的方向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成长曲线也是不一样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我觉得我很幸运,博士读完了还没得抑郁症。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自己在前三年花了很多时间调节情绪,经常问自己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读博士,不适合做研究,到后来逐渐深入才真正知道研究是什么,并且慢慢喜欢上它。



希望 intern 学会 push mentor


主持人:学生和 mentor 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我听过一个概念“manage up”,对于联合培养博士生以及任何一位实习生来说,你与 mentor 虽不是纯粹的上下级的关系,但 mentor 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引路人,也会在方方面面影响一个学生。作为博士生,如何与导师 / mentor 建立好的关系,与他共同找到适合的相处和协作方式,在座几位都经历过博士时期,现在也都是 mentor,能否从你们的角度给同学们一些建议?

陈蓓:在 MSRA 的整个氛围里,大家都比较能沟通,什么话都直说。我自己带 intern 的时候,更希望我们是一种合作关系。我通常不太去 push intern,希望 intern 能更主动,时常 push 一下我。我认为优秀的学生应该有很强的主动性。

董力:我觉得都可以沟通,intern 可以直接告诉 mentor 你喜欢什么样的指导和沟通的方式。我个人不是很 push,我们这里实习生都蛮厉害的,我会告诉我的实习生多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如有人动手能力强,学得比较快。大家可以试着和 mentor 找到共同努力的目标,目标一致,协作就变得更容易了,这也是 “manage up” 的含义。

另一方面,也要多听取 mentor 的建议。绝大多数时间,你看到的东西不会比 mentor 多,你需要 open 一些,不要固执己见,多和 mentor 聊一聊,二个人也可以交换意见,了解对方在关心什么。我觉得 intern 和 mentor 应该保持合作者状态,而非上下级关系,这样对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利的,mentor 在这两方面都可以提供好的建议。

陈冬冬:我觉得和 mentor 相处,每个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都是大学生、研究生了,二十岁以上,是成年人了,你和你的 mentor 是朋友、同事的关系,你们的私交和科研合作,这是两个部分。

首先,私交很重要,要和 mentor 保持良好的私交关系,所以平时不仅仅要和社团、朋友吃饭,有时也要和你的 mentor 吃饭,聊一些私人的事情,一起出去玩,有利于增进你们的感情,培养在科研合作方面的默契。

第二点,如何和 mentor 合作,要做到两点:第一,做一个靠谱的人;第二,要主动。靠谱是什么意思?我带实验室的师弟,有的学生会让你感觉不靠谱,你给他讲一个 idea,他一拖就二、三周没结果,还不主动找你,你找他,他就给出一堆借口。长期持续这种状态,mentor 就会觉得这个人不靠谱,对这个人本身的评价也会很低,所以要自我驱动性强一点。

聪明和勤奋,至少占一点,如果两个都不占,那无论读博还是出去做什么事情,都很难做好。我宁愿一个学生没那么聪明,但要给我一种很用功的感觉。一个 intern 自己很努力,我就会想要努力帮他,人首先要要对自己负责。

还有一点是,要定期主动向 mentor 更新进度。很多学生,有进度不跟我讲,进度有问题,他自己看不出来,当我主动问他的时候才发现问题,这样就有很多 delay。特别是当我学生多的时候,我实验室带 6、7 个学生最后会完全忽略你。所以本质上,你要和其他实习生去抢 mentor 的时间 

我的经历比较特殊,先后接受过五位 mentor 的指导(了解陈冬冬的故事,请点击:联培博士陈冬冬:顶会百发百中?博导关系?我的 PhD 经验之谈),也逐渐找到和不同性格的 mentor 的相处方式。后期,我渐渐把心态摆正,不要太拘束,和他们平等相处会更好。华刚老师和袁路老师,我会和他们随便开玩笑。我之前在 MSRA 会和袁路老师两个人在工位上讨论问题很激烈,听起来像“对骂”,“骂”完以后该吃饭还是一起去吃饭,只是就事论事激烈讨论,对我们的关系没有任何影响。

主持人:每个人的工作方式不同,有些 mentor 并不会经常表扬学生,你们如何处理 mentor 给出的负反馈?

张丽: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如果 mentor 给了你负反馈,80% 的情况下你真的要反思,一般 mentor 是为了学生好。我曾经带过一个 intern,我们要求每周 sync-up 一次,但每次看到的都是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东西,又找一堆借口,既然决定在这里实习,不付出时间怎么会有收获,所以我对他是不满意的。

我身边的同事们大多比较 nice,平时给学生反馈都会注意学生的情绪。在这种前提下,如果 mentor 还是给了学生负反馈的话,这个学生真的应该反思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太好。

另外,我也觉得沟通很重要,要多和 mentor 讨论,表达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大家都想做好自己的事情,mentor 也希望学生在这里有更多的收获,大家一起成长。


师哥师姐亲授职业规划秘笈

现场联培同学提问:找工作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应该如何提前做好规划?

董力:从我个人体验来说,如果你喜欢去工业界做研究,就要好好考察一下。我个人有些看不透一些公司设立研究院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应该不会去那里 ~ 当然,如果你就是想做业务、产品,也蛮好的,具体看你想想做哪一方面的产品,再去筛选公司,感觉找工作还是看个人的喜好和选择吧。我个人认为如果想做研究,来 MSRA 还是不错的选择。

陈冬冬:我找工作的经历比较特殊,也受益于我跟过的 mentor 们。我在博士最后一年,华刚老师从 MSRA 转去了美国的微软研究院,我有一次主动去找华老师,问我能不能去微软总部实习,华老师说那你就来申请吧。据说美国那边其实倾向于招本地人,因为成本会低一些。但我很幸运的通过面试,当时连续做了 6 个月 intern,华老师提醒我如果想面试正式员工要赶快,因为当时正好微软的财年结束,有员工补招计划。我很快进入了面试流程,并且顺利地拿到了美国微软的 offer,真的很感谢华老师。

如果我没有拿到美国的 offer,我大概率还是会选择 MSRA。我念博士期间在导师的允许下曾去过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当时我就在想“我以后毕业一定不能来这里”,感觉天天开会但对我的能力没有任何提升。我觉得在微软,同事的水平都很高,也给员工足够的 freedom,自由是很我看重的东西,而且微软的文化也特别好。

董力:我稍微补充一下,我在美国微软实习的时候,我的 mentor 突然来找我,说希望我以后不要再加班了,系统里显示我加班时间过长,影响咱们组的考评。从这点来看,我觉得微软真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陈蓓:我不是联培的学生,之前不了解这里的氛围,来这边做 FTE 之后,感觉氛围特别好。我就讲讲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吧。我自己去一些公司实习过,念书时候和同学也交流不少。我觉得如果真心想做 research 的话,可能对那些特别强调 KPI 的地方要多考察考察,看看他们真心想做 research 还是只要满足公司当年的 KPI,有时候可能只要你今年发几篇 paper,明年可能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总之,我觉得如果你真心想做 research,就要找那些真正让你觉得有 passion、可以长期投入的地方,要小心甄别打着 research 旗号“做快餐”的情况。当然,博士毕业也不一定非要做 research,这只是其中一个选项而已。

张丽:我从 17 年夏天就开始找工作,当时考虑的是博士毕业也不一定要做学术。我拿了一些 offer,“应用研究”岗位听起来是研究岗位,但感觉他们是希望我过来就可以把所学直接用到他们的产品里,和做 research 还是不太一样。

我当时还是想找一份不断能学到新东西的工作,所以决定回归学术。于是在 mentor 帮助下,我就面了MSRA。进来之后还是符合我的预期的,在没有人去 push 你的这个环境里,我可以花时间去做我真正想实现的东西。以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在职业初期,你如果想继续学新东西、做学术的话,MSRA 是不错的选择。

主持人: 谢谢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今天因为是内部分享会,几位嘉宾都是在 MSRA 或者 MSR 总部工作,我也 echo 一下几位嘉宾今天的分享,找工作的时候很重要的是要想好你到底想做什么,research?产品?还是留在高校做科研和教书?我记得图灵奖得主 John Hopcroft 曾经分享他为什么想做教授,因为他“enjoy teaching”。他说想象一个人 70 岁生日的时候,他以前的学生都给他祝福,讲他们的一生因为他而改变了,他就觉得这一生很有价值。如果你真的很想教书育人,那高校一定是你的选择。

职业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 topic,今天难以完全展开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请更多在高校以及在业界的师兄师姐们为大家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