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 Dialogue | 学界还是业界?当 IT 女孩们面临未来选择
2021-05-27 |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Ada Dialogue 第三期参与者合影
当挑战的痛苦与幸福、成长的挣扎与丰饶经由过来人一一陈列,读博深造的便似乎成为高校年轻人一种“政治正确”的选择。参与活动的女生中有许多正处于学业的犹豫岔路口,心中充满了对博士生涯的好奇与踯躅。微软亚洲研究院 DKI 组的实习生陈文奇便提出了关于读博“意义”的疑惑,“如果无法拥有那种冲动或学术热情,博士除了学历 title 和较高的职业起点,还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读博不是一种成功的标杆,也不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王莹对女孩们说,但如果有志投身科研事业,博士生涯会成为一种修炼,给人生带来全然不同的视野与体验,“我的师兄曾对我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发 paper 更难了,所以你从今往后做什么都不要怕!”陈琪也和大家分享了博士生活给一个人带来的无形财富,“读博更多是一种心态与能力的锻炼,让我从中学会如何抗压抗挫折,学会如何独立探索世界和解决难题,从而对此后的挑战都不再胆怯。”
“读博对我来说是对自己的认可和培养。”陈琪说。

微软亚洲研究院系统组的高级研究员陈琪(左一)
无论是实习还是科研,女孩们都希望尽快获得“独立”的能力。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 NLC 组的钟宛君也对“独立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一个合格的博士生的‘独立’要达到何种标准?又该如何培养这种独立能力呢?”
“一个合格的博士生,应当在产生设想、执行实验、撰写发表三个方面达到独立。”王莹从学术方面概括了自己对博士生的“独立”的理解。但与此同时,她和陈琪都认为,独立是一个长期坚持、时刻注意、点滴积累而来的蜕变,而非某一瞬间灵感迸发。
“我在读博士的时候,我们实验室只有我一个人研究那个方向,所以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王莹回想起自己博士期间“被迫”独立的经历,却也觉得这种“不得已”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助益,“后期我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立执行的能力,也在博士高年级的时候开始带一些学弟学妹。”
“独立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需要时刻的自我要求。”王莹将他人的帮助比作辅助行走的拐杖,“经验传授是一个缓慢的长期过程,需要真正用心才能慢慢学会独立。”
“不要幻想自己能突然甩开拐杖奔跑”,王莹说,“任何人尝试迈出第一步的时候都会摔跤。”

MSRA 女实习生们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