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Aspire的力量——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加速器与沟通桥梁

编者按:他曾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首席实习生”,也是2019届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生。经历了互联网行业的实践之后,他选择重回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了一名多媒体计算组的研究员,同时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 Aspire 社团的核心力量之一。他就是江湖人称“潇帝”的李潇。

发布时间:2024-03-01 类型:人物

韩东起:从理论物理到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迈向学科交叉的新方向

编者按:从对物理现象的探索到对生物本质的研究,从托卡马克可控核聚变到认知神经机器人,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韩东起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大跨度的科研转向?从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OIST)到微软亚洲研究院,从实习生到研究员,是什么原因推动他坚持长期主义研究?从人工智能驱动的神经科学研究,到脑启发的神经网络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他所从事的研究对全球社会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发布时间:2024-01-17 类型:人物

罗琳:用真诚赢得信任,用AI助力无障碍沟通

编者按:你知道吗?每年的9月23日是国际手语日,每年9月第四个星期日是国际聋人日。世界聋人联合会希望通过设立这两个国际日,提高社会对聋人群体的关注与支持以及对手语的认识,保护聋人权利。

发布时间:2023-09-22 类型:人物

黄昶互:坚持长期主义研究,是一个不断说服自己的过程

编者按:他,刚入职微软亚洲研究院一年,却有着丰富的学术合作经验;刚刚博士毕业,就有多篇论文被业内顶会收录并获奖;能够长期投入到一项研究课题中,并持续跟进三、四年;选定一个研究领域,层层递进,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热衷于科学创新,坚持长期主义的研究理念。他是来自韩国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黄昶互(Changho Hwang)。

发布时间:2023-09-01 类型:人物

边江:在研究院的七年“技痒”,探寻大模型助力AI与产业融合之道

编者按:基础科研的创新为技术落地应用提供了动力,而来自真实世界的业务需求则为基础科研提供了灵感和方向。当人工智能进入大模型时代,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落地于产业?对此,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首席研究员边江有着切身的体会和独特的见解。自2016年重回微软亚洲研究院后,边江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开发和应用,助力行业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加速智能转型。在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第七个年头,边江将面临哪些新“技痒”?

发布时间:2023-07-31 类型:人物

麻省大学副教授熊杰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 ——“你相信无线感知吗?”

编者按:自2022年初,邱锂力博士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汀分校回国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她的带领下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稳步发展,尤其围绕系统、人工智能和无线感知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引入行业杰出人才,充实科研力量,不断推动前沿技术的探索,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熊杰博士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发布时间:2023-06-19 类型:人物

王希廷:做自己的最优指标创造者

编者按:从小学霸、清华本硕博连读,再到人工智能科学家......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希廷的经历像极了“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如此优秀,她却经历过一段充满迷惘的挫败期。读博、做科研期间,她发现追求极致的卓越和以主流标准优化自己的评价体系失效了,甚至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想在未知的科研中创新,更需自己从外界指标驱动转向追求内心的驱动力。她是如何减少内耗,听从自己的声音的?又是如何结合人工智能和心理测量,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部分的?跟随今天的文章,和王希廷一起与自己和解,获得科研与生活中的松弛感。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外滩教育” (ID:TBEducation)(文丨吴玉莹,编丨Iris)。

发布时间:2023-06-02 类型:人物

对话陈卫:为什么AI大模型时代更需要计算机理论研究?

2021年12月,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了理论中心,由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卫博士担任中心主任。从高中第一次接触编程起,陈卫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获得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系资格的情况下,陈卫还是通过高考进入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由此开启了计算机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生涯。

发布时间:2023-05-11 类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