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部,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学术背景和人生阅历的女性,正在以各自所擅长的方式,为跨领域研究搭建沟通协作的桥梁。这些“斜杠女性”有着不拘一格的职场哲学与处世之道,她们也更加乐于在开放、多元、包容的氛围中,为研究院连接众多合作伙伴,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为广阔的计算机学术生态拼图填补着不可或缺的板块。
发布时间:2023-03-08 类型:人物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部,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学术背景和人生阅历的女性,正在以各自所擅长的方式,为跨领域研究搭建沟通协作的桥梁。这些“斜杠女性”有着不拘一格的职场哲学与处世之道,她们也更加乐于在开放、多元、包容的氛围中,为研究院连接众多合作伙伴,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为广阔的计算机学术生态拼图填补着不可或缺的板块。
发布时间:2023-03-08 类型:人物
2022年4月30日,对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李琨来说是个很特殊的日子——“一夜爆火”成为学校风云人物,这让本就有些“社恐”的他花了好几天时间才习惯。原来在前一天,李琨拍摄了一段自己面试求职经验分享的 vlog,并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围观。优秀的科研和项目履历让他获得了多家知名企业的 offer,同时也被网友称为“别人家的孩子”,成了校园内的“网红”。现在,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了“异构计算组”的一名研究员。
发布时间:2023-02-24 类型:人物
编者按:近期,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傑然(Mike Liang)关于 AI 模块化研究的论文“On Modular Learning of Distributed Systems for Predicting End-to-End Latency”刚刚被国际顶级网络领域学术会议 NSDI 2023 接收。一个多月前,梁傑然此前的研究工作“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Versatile and Efficient Receiver-Initiated Link Layer for Low-Power Wireless”还荣获了国际移动计算和感知领域顶级会议 ACM SenSys 2022 时间检验奖(Test of Time Award)。
发布时间:2023-01-05 类型:人物
编者按: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微软宣布成立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成立至今,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都做了哪些研究,取得了怎样的进展?未来会重点投入哪些研究方向?有哪些人才引进的新计划?今天,就让我们对话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负责人邱锂力博士,一起了解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的成长步伐和未来规划。
发布时间:2022-11-24 类型:人物
编者按:从微电子、集成电路到系统架构、软件设计,再到 AI 模型、算法研究,从复旦大学到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再到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现任高级研发经理的杨玉庆如何转变不同角色?有着软硬件跨领域研究背景的他,对 AI 研究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最早一批研究员,又对上海研究院有怎样的感受和期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杨玉庆的“立体”研究世界。
发布时间:2022-10-13 类型:人物
编者按: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过程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科研人员无法提前计算创新的周期,也无法预料每个灵感所带来的最终结果。若想将一项研究成果落地并通过产品化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前沿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研究工程师的参与尤为重要,他们需要全面掌握终端用户的需求,深入了解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打通各个环节的流程,有效地将算法模型与产品应用连接起来。然而知易行难,这一过程中的艰辛与技术落地时的成就感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在“父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从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工程师+“超级奶爸”夏炎的故事中,获取一份十年陈酿的科研成果落地经!
发布时间:2022-06-19 类型:人物
编者按:今天“科学匠人”栏目的主人公名叫矣晓沅,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轮椅上一样可以书写精彩的人生。从清华校园到微软亚洲研究院,他是如何开启自己的学术生涯?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职业规划他有怎样的思考?科技又将如何推动无障碍领域的发展?让我们一起走近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矣晓沅。
发布时间:2022-04-21 类型:人物
走进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童欣的办公室,一纸“MSRA 最受欢迎美食”奖状映入眼帘。生活中的童欣是一个热爱下厨之人,在他看来,做研究的感受与下厨烹饪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这篇手记中,他将20年做科研的个中滋味与心得体悟一一道来。
发布时间:2022-03-31 类型:人物
编者按:“人类经常少年老成、青年迷惑、中年喜欢将他人的成绩与自己相比较,因此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还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地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往了,”女作家三毛曾这样说过。
发布时间:2022-03-08 类型:人物
编者按:在计算机领域,研究与产品的关系往往十分微妙。一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另一方面,它们追求的目标又不尽相同——产品需要精确的 KPI 及短期落地目标,研究则更注重宏观的、长期的影响力。今天科学匠人的主人公,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白静博士在产品与研究领域都深耕多年,她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成为这两个领域之间融会贯通的纽带。在她看来,让研究成果与产品产生共振,进而推动彼此进化,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发布时间:2022-02-25 类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