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实世界中,许多问题和任务都是由多个参与者交互进行的,所以要想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就需要更好地模拟这种复杂的环境,而这正是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的强项。早在2020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推出了面向多行业横截面上的多智能体资源调度平台 MARO。
发布时间:2023-07-19 类型:深度文章
编者按:现实世界中,许多问题和任务都是由多个参与者交互进行的,所以要想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就需要更好地模拟这种复杂的环境,而这正是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的强项。早在2020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推出了面向多行业横截面上的多智能体资源调度平台 MARO。
发布时间:2023-07-19 类型:深度文章
编者按:2020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开源了金融 AI 通用技术平台 Qlib。Qlib 以金融 AI 研究者和金融行业 IT 从业者为用户,针对金融场景研发了一个适应人工智能算法的高性能基础设施和数据、模型管理平台。一经开源,Qlib 便掀起了一阵热潮,相关开源项目在 GitHub 上已收获了11.4k颗星。作为一个通用技术平台,Qlib 不仅大大降低了行业从业者使用 AI 算法的技术门槛,还为金融 AI 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让他们可以基于专业知识探索更广泛的金融 AI 场景。
发布时间:2023-07-06 类型:深度文章
编者按:近年来,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助力生物医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AI+生物医药”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都非常关注的热门赛道。在后疫情时代, “AI+生物医药”能否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又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2-09-29 类型:深度文章
编者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AI 是一项可以用于发现规律的关键技术,除了工程技术领域,AI 也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新的科学发现工具。科学家们利用 AI 技术、基于大量高通量数据分析,不仅能加速实验进程,甚至还可以从数据中总结和发现尚未被人类知晓的科学规律。微软亚洲研究院很早就看到了这一趋势,并在过去几年中,陆续开展了 AI+生物学、AI+环境科学、AI+物理学等方向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5 类型:深度文章
编者按:AI+教育是近年来教育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相比于 AI 在其他领域的落地应用,AI+教育的进展一直相对缓慢。作为未来教育领域发展的大势所趋,AI+教育到底面临怎样艰难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2-07-05 类型:深度文章
日前,在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的“当 AI 与艺术相遇”专题论坛上,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谭旭发表了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流行音乐创作》的演讲。该分享从分析流行音乐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切入,介绍了深度学习是如何辅助流行音乐的创作,微软亚洲研究院在 AI 音乐创作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以及当前AI音乐生成所面临的研究挑战等。本文为此次演讲内容的完整整理,希望可以给大家在AI与艺术相互结合的研究方向上带来更多启发。
发布时间:2021-07-20 类型:深度文章
培生借助Azure AI能力,帮助学生更高效、自然地学习语言
培生是全球知名的教育机构之一,致力于帮助全球各地的人们学习外语,以助力他们在学术和职业上取得进步。当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他们需要更多的练习以及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反馈,但这些往往并不能及时获得。为此,培生与微软近年来密切合作,不仅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研发了“朗文小英”,还在微软 Azure 认知服务的帮助下,一起开发了语音评测等新功能。现在,培生在其《新朗文小学英语》(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 LWTE)课程中添加了多项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指导、为教师提供了辅助工具,同时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在新冠疫情期间为学生们提供了数字化学习的新选择。
发布时间:2021-07-09 类型:深度文章
第四届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论坛近日成功举办,大会以“跨界共创”为主题,就跨领域融合创新、共创精神推进数字化转型、如何让技术创新成果成功落地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在论坛上,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刘铁岩从技术的角度分享了 AI 跨界共创的产业价值与科学价值。他认为虽然 AI 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产业价值和科学价值方面。究其原因,今天的 AI 只是在一些相对浅层次的领域发挥着作用。如果想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价值,就需要各领域的合作伙伴一起顶天立地、跨界共创。
发布时间:2021-07-05 类型:深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