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稿
  • 计算解码未来 思想跨越边界--微软亚洲研究院第十五届"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会在合肥举办

计算解码未来 思想跨越边界--微软亚洲研究院第十五届"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会在合肥举办

2013-11-01 |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2013年11月1日,合肥今天,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来自国内外计算领域的大师受邀与现场2000名师生分享远程浸入式环境,情感计算,智能系统,大数据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趋势,以计算解码未来,用思想跨越边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表示,"‘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亚太地区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大会举办十五年来为国内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和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为推动计算机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愿意与微软亚洲研究院一同面向未来,继续致力于推动计算机科技的前沿创新。"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表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中国合作最悠久,最广泛,也最深入的学术机构。今年适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5周年校庆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建院15周年。多年的密切合作使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几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相信双方的合作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升华。

微软亚洲研究院自1998年建院以来便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的机制,方法上摸索,碰撞,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同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已有420余名学生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访问和学习,其中32位优秀博士生获得"微软学者"奖学金,24位本科生获得"微软小学者"奖学金。这也是唯一十五年来连续获得"微软学者"奖学金的中国高校。更有陈雪锦,何因,栾青和齐国君先后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到比尔.盖茨家访问。

科研合作方面,双方共同建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教育部人才培养实验区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科大-微软软件工程中心等机构。仅在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就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项,其它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

在本次大会上,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研究院创始人Rick Rashid博士做了题为《基础研究在创新中的角色--回顾与展望》的精彩演讲,并获得了由校长侯建国颁发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这一荣誉不仅代表中国顶尖学术机构对Rick Rashid博士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双方美满合作的生动注脚。

在个人电脑面世之前,人们在与计算机"互动"时一度只能使用穿孔纸带输入信息;而今,就连无线键盘和鼠标都已快被丢到角落--触控,体感,语音,越来越自然的人机交互技术正在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飞速演进的信息科技依赖于计算机基础研究的持续进步--每次基础研究领域的一小步,便可能让应用开发向前迈出一大步。这是基础研究学术盛会往往能吸引大批科技拥趸目光的原因。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教授,2007年图灵奖获得者Joseph Sifakis在会议上以《从程序到系统--建立一个更智能的世界》为题做了演讲。演讲介绍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的程序和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及其间计算机与人不断地进行交互并影响人的行为。未来,计算机与人更深层次的互动和相互促进将形成更成熟的学科。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周以真(Jeannette Wing)博士讲述了《计算机科学研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上的影响》,她认为计算领域是被科学问题,技术创新和社会需求所影响的。例如,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巨大的社会需求迫使人们重新考虑计算最基本的科学问题。

此外,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系副主任,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协会院士Klara Nahrstedt,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情感计算研究组创始人兼主任,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Rosalind Picard,以及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沈向洋博士也做了精彩演讲。

"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会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创立之初便创办的学术年会,1999年首次举行,每年一届,每届都有被誉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以及计算机科学领域大师参加。迄今为止,大会已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了14届,参会人数已经累计达到38,000人。

此外,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举办的联合实验室研讨会将于11月2日在合肥举行。该研讨会以"大数据时代的科研合作"为主题,围绕城市信息化,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以及科研合作三大主线,通过专题报告,主题论坛,海报展示等形式,分享和探讨大数据时代新的机遇与挑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