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丨感谢您,指引每颗发光的星星

2023-09-08 |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每位学生心中都有一段与老师的“独家记忆”。

他们带领你探索未知、锻造科研品味,也为你答疑解惑、走向未来。

他们或是你在学校的导师,或是你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 Mentor,也或是聚光灯下的嘉宾榜样,遥远年少时回复信件的引路人。

我们整理了过去一年中实习生故事中与老师相关的内容,以及来自同学们的精彩投稿,集结成这篇教师节特辑。回望过去,每位熠熠生辉的学术新星背后,都有老师指引陪伴的身影。

提前祝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在你心中,老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潘昊 @ 无限组(上海)

曾经遥远、如今合作默契的学术大牛:在加入研究院之前的漫长时日中,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邱锂力博士对潘昊而言只是一个遥远的名字,一位他反复在文献中、会议上、网页里了解的,“学术名誉和头衔已经到顶”的资深学术大牛。当真正与邱老师合作,潘昊发现邱老师“做科研非常纯粹,一心关注科研学术以及产品的落地。”在科研工作中,邱老师不仅经常与他开展头脑风暴,细致打磨研究技术细节,还会亲自帮同学们找论文、制定调研方案、敲定研究方法。现在,潘昊已正式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担任研究员,在长期的合作下,两人的交流已经非常默契与高效。

——星桥启航丨潘昊:探索全新研究领域,以“星桥”改变人生轨迹

 

潘昊(左一)、邱锂力博士(右二)和同学们一起共进晚餐

 

文昱晴 @ 智能多媒体组

最为向往的“人生榜样”:在 Ada Workshop 2020 活动的台下,彼时还未来到研究院的文昱晴看着台上聚光灯下的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罗翀老师,暗暗想“以后要是能成为这样的人就好了。”而在半年后,巧妙的机缘下,这位她曾经最为向往的“人生榜样”成为了她的 Mentor。罗翀老师不仅给予了她自由探索科研方向的空间,也会常常与她谈心,聊科研,聊生活。这让昱晴感到如沐春风,也让她从初到研究院时 “不敢暴露真正问题”的社恐新人,变成了一个敢于尝试、不拘一格的人生游戏玩家。

——寻星记第 22 期 | 文昱晴:从“社恐”到“社牛”,做不设限的人生游戏玩家

 

王一栋 @ 社会计算组

亦师亦友:早在正式实习之前,因研究兴趣的契合,经由东京工业大学同组师兄侯汶昕介绍,王一栋就开始以远程的方式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晋东展开科研合作。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后来,他到了研究院实习。线下实习也使王一栋解锁了 Mentor 在科研之外的另一面。共同讨论问题、吃饭聊天、周末一起在王晋东家打“双人成行”……在密切的交往中,他们共享着许多快乐记忆,在生活中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亦师亦友,这是王一栋和王晋东关系的最佳描述。

——实习派|王一栋:主动就会有故事!高效科研秘诀大公开

 

王一栋(中)与 Mentor 谢幸(左一)、王晋东(右一)

 

石屹宁 @ 系统研究组

既是导师,也是学长:对于来自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石屹宁而言,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Mentor 薛继龙老师既是导师,也是学长。在屹宁攻坚的深度学习编译器研究中,薛继龙老师会为他提供研究思路的提点,帮助他攻克项目难关。除此以外,他还会引导屹宁一步步整理更加清晰动人的研究故事,讲述更高层次抽象的方法,令其受益良多。

——寻星记第 25 期 | 石屹宁:热爱+擅长,在连续性研究中找到突破口

 

张博文 @ 视觉计算组

理想的科研工作者:当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张博文在大四进入研究院实习时,他还是一个“对科研一无所知的萌新”。在研究院,组里的各位老师从前瞻学术视野到具体实现细节都给予了他全方位的指导,陪伴他走过不顺利的时刻。在大四毕业离职时,博文与组里的老师同学们拍摄了这张合照。他由衷地感谢老师们的帮助:“他们是我前进的方向,我也正在努力变成像他们一样的科研工作者。”

 

张博文(左五)大四毕业离职时与组内老师陈栋(左四)、张博(右五)、鲍建敏(右一)、古纾旸(左一)以及其他实习小伙伴合影留念

 


 

老师为你的成长之路带来了哪些帮助?

 

李北 @ 机器学习组、自然语言计算组

填补盲区、提高品味:在博导肖桐教授的推荐下,来自东北大学的李北来到了研究院。在这里,他的 Mentor 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旭充分尊重并支持他的研究兴趣,根据进展汇报给出反馈和建议,填补他的思考盲区。在与 Mentor 的交流中,李北曾经模糊的前沿趋势感知变得逐渐清晰,不仅开拓了研究视野、提高了科研品味,也对文本图像生成、扩散概率模型、视频建模等领域内最新进展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寻星记第 16 期|李北:博士生奶爸的实习初体验

 

杨笑东 @ 机器学习组

研究视野与品味:大三暑假,杨笑东主动联系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辉帅,想做一些与差分隐私相关的理论研究问题,并来到了研究院实习。杨笑东也很感激在研究院遇到赏识自己的师长,Mentor 张辉帅不仅将他领进差分隐私的学术研究大门,而且非常尊重他的研究兴趣,鼓励他广泛探索,并带他了解学术界运行的规律,“在研究院,我的科研视野大大增长”,笑东说。

——实习派|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到哈佛,他们在这里塑造科研品味

 

杨笑东(左)和 Mentor 张辉帅(右)

 

马畅 @ AI4Science

团队协作、求知精神:当陷入不知与谁对接、参与哪些工作的迷茫时,思路清晰、经验丰富的 Mentor 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亮往往是马畅寻求建议的第一人选。何亮对她讲过的一句话经常在她遇到困难时浮现:“研究院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我们则在科研的过程中践行自己的求知梦。”这为她提供了一种清醒与乐观的导引:“一方面我会更关注正在做的研究有没有满足自己求知的渴望,是否足够科学和有趣;另一方面也为有条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到幸运。

——寻星记第 31 期丨马畅:在 AI4Science 领域,践行对世界的求知梦

 

赖世海、刘天泽 @ 学术合作部

充分放权的自由度:在 Mentor 研究院资深学术合作经理孙丽君的指导下,世海和天泽学会了“和 lab 所有团队的实习生成为朋友”,以此来更好地了解实习生的工作生活,举办符合他们需求的实习生活动。而另一位 Mentor ,实习生项目负责人张津在他们心中更像是“亦师亦友”的大姐姐。在活动筹备过程中,两位老师会为他们提供非常大的自由度,从策划到场地到游戏设计,都充分放权让他们自主发挥,这不仅给予了世海和天泽充足的信心与责任感,也让他们快速成长为实习生项目台前幕后的“最佳拍档”。

——寻星记第 30 期丨赖世海、刘天泽:在这里结识未来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赖世海(左一)、刘天泽(右一)和 Mentor 孙丽君(右二)、张津(左二)

 

郝一多 @ 视觉计算组

从试错中汲取经验:作为一个在科研上还非常稚嫩的大二学生,郝一多在刚开始做项目时遇到了不小的挑战。直觉上可行的方法,一次次实验下来都发现没有效果,这也让一多陷入了怀疑:究竟这个方向的研究还能不能有突破?自己会不会只是在做无用功?好在一多的 Mentor 研究员元玉慧非常有经验,在每一次实验失败时,他都会手把手地带着一多复盘和总结失败的根本原因。他经常告诉一多:科研没有标准答案,在试错中才能找到对的方向。

——寻星记第 7 期 | 郝一多:科研没有标准答案,在试错中探索新知

 


 

在与研究院结缘的故事里,你还遇到了哪些引路人?

 

李缙 @ 系统研究组

通过院友身份连接的全球优秀科研者:“微软研究院院友”的身份往往能够成为与全球更多优秀科研者快速拉近关系的纽带。曾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李缙提到,自己在哈佛大学的导师 James Mickens 博士曾是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员,在微软研究院工作七年后重返学术界,James Mickens 也曾来微软亚洲研究院交流学习。这一段缘分让他与导师有了特别的连接。

——实习派|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到哈佛,他们在这里塑造科研品味

 

金依力 @ 多媒体计算组

回信鼓励他的周礼栋院长:这是一个“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故事。2019 年,正在中山大学读大二的金依力鼓起勇气,向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周礼栋博士发出邮件,表达了自己想来研究院实习的愿望。令他惊喜的是,两天后他收到了回信,礼栋院长希望他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并欢迎他未来申请来研究院实习。这份鼓励让依力铭记至今,并激励他持续努力。这封回信也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影响——在收到回信的三年后,金依力成功通过筛选,进入研究院多媒体计算组实习,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图片编解码相关研究。

——寻星记第 12 期|金依力:一封来自周礼栋博士的回信,一份跨越时空的影响

 

夏天睿 @ 系统与网络组

球场上见到的周礼栋院长:第一次在球场上见到研究院院长周礼栋博士的那个傍晚之前,夏天睿从未想到能在篮球场“近距离接触大神级人物”。在球场上,院长是一个“儒雅的体育达人”,不仅平易近人,极具涵养,而且球技老道,传球、空位投篮、抢篮板意识出色。那次互动之后,他发现院长既活力充沛,富有竞技精神,又心态平和、尊重他人,愿意与年轻人交流玩耍,这让他感到温馨与向往。

——寻星记第 28 期丨夏天睿:和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打篮球是一种什么体验

 

院长周礼栋博士(左六)与篮球社成员的合影

 

庄纹纹 @ 社会计算组

Ada Workshop 2023 的女性科技榜样:在嘉宾们讲述的个人成长故事中,庄纹纹仿佛也听到了自己的故事。“她们让我意识到,如此成功的前辈,在我现在所在的年纪,也有着相同的困惑,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来的。今天的她们,更像是大姐姐来分享自己心路历程。”而嘉宾提及的“扩大舒适圈”一词,也与她本身的经历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呼应与互文:“我很喜欢这个说法。“跳出舒适圈’难免让人感到很有压力,但“扩大舒适圈’则是主动的成长与尝试。"

——寻星记第 24 期 | 庄纹纹:步履不停,慢即是快

 

娄佳琪 @ 公共关系组

Ada Workshop 2023 的女性科技榜样:在研究院对科技的了解让佳琪踏入了“数字人文”的研究领域。对纯文科生来讲,这并不是一条简单的道路,破壁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她依旧义无反顾。在予力计算机及相关领域女生成长的 Ada Workshop 担任志愿者时,她坐在后排焦头烂额地扒史料,抬头看到台上的科技女性嘉宾正在分享自己的人生屏幕上的字是“Girls can do anything”。那一刻,她终于下定决心,该动身去摘自己的北极星了。

——寻星记第 26 期 | 娄佳琪:你好人工智能,我是你的文史研究破壁人

 

Ada Workshop 2023 嘉宾与参会学生大合影

 


 

福利环节

福利一:评论写下你与老师的独家记忆,截止至 9 月 10 日 18:00 点赞前三的评论,我们将送出独家定制的保温杯一个。

福利二:转发本推送至朋友圈,集赞满 10 个即可参与线上抽奖(开奖时间:9 月 10 日 18:00)。
一等奖:定制保温杯 *2
二等奖:定制帆布袋 *6

扫描下方二维码抽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