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研究院与CCF携手十六年,打造国际化学术共同体

2022-08-10 |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编者按:从1992年到2022年,微软扎根中国30年,与中国的信息产业共同发展壮大。而伴随着微软在中国的不断成长,微软亚洲研究院也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研究机构。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一直对科研秉持“长期主义”、持续创新突破外,也离不开与全球顶级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其中,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合作已有十六载,双方不断推动领域内的交流合作,营造新型健康的学术生态体系,一起见证了中国科技行业的繁荣。

2022年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创建60周年。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8月6日),CCF举办了60周年庆典活动。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冬梅代表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庆典活动的重头环节,接受了“CCF创建60周年杰出贡献奖”的奖杯和证书。这一奖项旨在表彰过去60年在CCF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为 CCF各级各类工作机构和重要项目及关键事项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微软亚洲研究院能够获此殊荣,不仅代表了CCF对微软亚洲研究院过去十六年良好合作关系与大力支持的认可,也更加坚定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与CCF携手共创计算机事业美好未来的信念与决心。

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冬梅(右二)代表微软亚洲研究院在 CCF 创建60周年庆典上领奖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梅宏表示,“近20年来,CCF 高速发展,在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与多家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宽学会发展空间。其中,非常感谢微软亚洲研究院过去十六年的大力支持,与 CCF 一起探索创新之路,为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周礼栋表示,“非常荣幸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基于一致的理念,共同予力计算机领域青年学者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家有着国际化背景的企业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非常期待能够一如既往地与 CCF 持续合作,共铸更多荣光!”

回首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相守相伴的十六年,“互学互鉴,多元创新”是双方携手共进的内在要义。

微软亚洲研究院与CCF相识相知十六年

2006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正处于发展壮大时期,需要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力量和支持。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国内计算机科学学术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存在,因此,时任 CCF 秘书长杜子德来到研究院寻求合作机会。然而,昙花一现式的简单合作并不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所期望的,研究院希望可以通过与 CCF 更长远地携手同行,做更多有意义的工作。

双方在思考合作定位之后,共同设立了第一个 CCF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即“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简称 CCF 优博奖)。彼时,虽然国内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但每年计算机领域的获奖博士和论文却屈指可数。“CCF 优博奖” 则专门表彰博士期间取得优秀成绩的计算机领域学生,以此鼓励计算机科研领域更多新鲜血液进行创新探索,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持续发展建立人才储备。

在第一次成功合作的基础之上,微软亚洲研究院也在思考如何与中国计算机学会打造可持续的合作关系。为了不断发现和培养新一代青年学者,微软亚洲研究院设立了“铸星计划”,该计划专门针对“博士毕业五年以内的学者”设立。所以,在支持“CCF 优博奖”的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始与“CCF 优博奖”的获得者建立联系,通过“铸星计划”为他们提供持续的支持。截至2022年,已经有17位“CCF 优博奖”获得者通过“铸星计划”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结成“星搭档”,参与到微软的创新研究项目中。此外,微软亚洲研究院还通过科研项目上的广泛合作,与青年学者们共同探索前沿科技的更多可能。

2010年度“CCF 优博奖”获得者、2013年度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学者、清华大学副教授翟季冬表示,“获得‘CCF 优博’不仅是对我博士期间工作的肯定与认可,也为我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增强了信心。而参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铸星计划’,则让我能够与业界优秀的学者交流合作,一起探索解决真实挑战的创新性技术,在国际化的平台上拓展自己的视野。对于我的学术成长,CCF 和微软亚洲研究院都助益良多。”

2009年,中国计算机学会开始设立“CCF 优博论坛”,以加强学术交流,帮助国内优秀青年学者成长。微软亚洲研究院自论坛设立之初便积极参与,13年来持续为“CCF 优博论坛”提供多方面支持。一年一次的优博论坛,作为优博们见面聚会、加强学术交流的重要活动,微软亚洲研究院与 CCF 都会投入百分百的精力,进行论坛的设计、邀请合适的讲者、设计别出心裁的环节。例如,2021年优博论坛通过“铸星夜话”学术交流座谈,邀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和青年学者们品茗交流,畅谈学术与生活。

“CCF 优博论坛”2021年在成都召开

创新是推动双方持续合作的内在基因

“创新”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关键词之一,这一点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可谓志同道合。微软亚洲研究院希望能在中国、亚洲乃至全球学术界不断进行创新尝试。与 CCF 同行的十六年中,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很多创新举措已经融入到了 CCF,在助力 CCF 活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 CCF 的创新变革。

2010年,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周明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牵头举办了第一期以自然语言为主题的中国计算机学会学科前沿讲习班(ADL)。从内容到讲师,微软亚洲研究院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活动时每天人员爆满。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此后的 ADL 在组织形式和环节设置方面提供了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也成为其他学会争相模仿的举办模式。

2017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又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合作召开了首届 CVPR 论文分享会,这是后来很多顶会论文分享活动的最早探索,也是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的首次尝试。自第一届举办起,CVPR 论文分享会的参会人数逐年增加,到2019年,线下参会人数已由260人增加到了350人。2020年,因疫情原因,活动从线下转为线上,在线观众人数更是达到了5.3万。6年间,CVPR 论文分享会共邀请了123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学者前来分享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的前沿技术,有超过220位学生在 CVPR 论文分享会的 Poster 环节展示了其研究成果,线上线下共影响近15万人,大大促进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2017年,马歆加入中国计算机学会女工委,并陆续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多个项目成功引入 CCF 和女工委。2020年,马歆当选为 CCF 女工委主任,将“助力下一代女性计算机人才培养”设立为 CCF 女工委未来四年的发展愿景之一。自2014年成立以来,CCF 女工委创建了 CNCC IT 女性精英论坛、“计算之美”学术大会、YOCSEF Lady“一方”沙龙、“计算之美” Ada Workshop 四个品牌活动,通过走进高校、与其他组织和企业合办活动等多样形式,为广大科技女性搭建起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探寻女性榜样的力量。

中国计算机学会女工委还联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女工委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女工委,组织了一系列女性学生的成长活动。2021年5月,该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第一期,每个女工委都邀请了一名女性演讲人分享其成长历程,并在线上回答参与者的问题。下一步,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与支持下,CCF 女工委将以科技创新为主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组织沙龙,并形成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等报告。

马歆强调,“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专门服务计算机领域女性工作者的组织,CCF 女工委具有独特的凝聚性、专业性、传承性,不断践行着‘以推动女性工作者在计算机领域内的发展为己任,致力于提升计算机行业的多元与包容性’的使命。越来越多的多元化创新活动将促使着 CCF 持续向前发展。”

2021“计算之美” Ada Workshop

合作共赢,不断推动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

过去的十六年中,微软亚洲研究院一直鼓励研究员们积极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多项学术活动,沈向洋、洪小文、郭百宁等来自微软的重量级专家们多次成为中国计算机大会的特邀报告嘉宾。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谢幸加入了 CCF 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现已成为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CCF 会士、CCFADL 工作组成员。此外,还有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姜大昕、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冬梅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刘铁岩等二十余人也都参与到了 CCF 各个工委、专委、活动、大会中。

2021年10月,中国计算机学会成立了计算艺术分会,聚焦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音乐、美术、设计、影视、戏曲等多种艺术学科的融合发展,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谭旭也在其首届执行委员名单中。2021年12月,CCF 又成立了开源发展委员会,重点打造开源、开放、中立的产学研协同开源创新服务平台,微软亚洲研究院作为开源实践的践行者也将为其开源生态建设提供助力。未来,微软亚洲研究院还将在更多领域探索与 CCF 合作的新机会,深度参与 CCF 的其他活动,包括成为 CCF 首批赞助优博论文集的企业、参与 UR Club 的筹办等等。

走过60年风雨的中国计算机学会,如今正在梅宏理事长的带领下探索实现“企业化”、“行业化”和“国际化”的目标,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计算机领域学术共同体。国际化,任重而道远。微软作为跨国科技企业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国际化优势,助力 CCF 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社团。与此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也将继续与 CCF 携手同行、紧密合作,为推进计算机科学事业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标签